平台能级永远大于个人奋斗。
如果年轻时有机会去一个更大更知名的公司或平台,请毫不犹豫去。即使大公司给你的工资不高,你权当这几年损失的几千几万块钱全都去买平台给你的光环了。
一个人再努力再厉害,单打独斗能创造的价值终究是有限的。有个很形象的比喻,如果你的个人能力是1,平台带给你的帮助就是1后面的0.
互联网行业,你在腾讯阿里待过三年,出去找工作都好过你在不知名小公司待过七八年。只要你把简历挂在网上,就有一堆猎头天天打你电话。
市场营销行业,你在几个国际知名的广告集团工作过,出去找500强企业的市场工作顺顺利利。人家看你的简历,打听一下你做过的客户就知道是一路人,说话都在一个频道上。
上大学填志愿都知道看985、211的招牌,找工作凭什么不看“脸”?
能去一个大公司,以后的职业生涯大概率就在这个圈层里打转。离开了宝洁去联合利华,离开了联合利华去百事,离开了百事去阿里,大差不差。
认识的同事同行都是这个层次的,以后跳槽也好创业也好,这都是资源。
我身边太多工作十几年比较成功的人,往前翻他们的履历基本都是我说的这个路线。
千万不要轻信有些自媒体写的,什么阶层固化,个人奋斗太难,大公司坑位有限......然后笔锋一转告诉你要打造个人品牌,向李佳琦学习。
你从0奋斗到李佳琦那个程度,比你在大公司里慢慢爬上去,要难不知道多少倍。
写这些的人,自己没在大公司待过,道听途说一堆大公司的不好,就开始自由发挥。
实际上,现在这些大公司在新技术新媒体上的探索,丝毫不落后于新兴的互联网公司。人家又不是傻子,看到这些年各行各业的变化不可能纹丝不动。虽然动作慢一点,可一旦真的动起来后面的步伐会越来越快。
再说了,人家大公司几十年的积淀摆在那里给你用,你该去想想怎么从这里挖出有价值的东西出来,而不是一天到晚抱怨自己是个螺丝钉。
是不是螺丝钉不是公司决定的,是你的主观能动性决定。
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,希望能给各位带来一些启发。
共勉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