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是大暑,《历书》记载“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,故名曰大暑”,它就好比一天里的下午两点,出门时热浪翻滚,如同火炉一般,比小暑的热更上一层,所以叫做大暑。
大暑时节,世间万物都变得广大而开阔,充满勃勃生机。
《管子》说“大暑至,万物荣华”,人言苦夏,植物却是乐夏,能够吸收充足的雨水与阳光,让自己成长到最美好、丰满的样子。
我们和植物一起,在共同的大暑天,依着同样郑重的心思投入生活,期盼着那一份到达终点前的小收获。
到了大暑的时候,它与三伏里的中伏只相隔了一天,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日子,也是驱散五脏六腑寒气最好的时候。
中医讲“虚则生内寒”,我们五脏六腑之所以有寒气存在,根源在于体虚,也就是阳气不足。
阳气是温煦五脏六腑的小火把,阳气不足,五脏六腑的热量不够,体质就会偏于虚寒。
如果这时候再遇上外界的寒气,比如夏天各种冷饮瓜果,以及无处不在的空调等等。两寒交杂,寒气会在五脏六腑扎下根,很难调理。
仔细观察就能看出来,寒气停留在皮肤、肌肉时,出现的各种身体不适,像感冒、咳嗽这些,都是短暂性的,及时排出寒气,做好保暖就会舒服很多。
但如果寒气入侵到了五脏六腑,很多时候,单纯的散寒都不会管用,而是需要长期性的生活以及饮食调理。比如:
1.痛经——“寒凝血滞”,寒气阻碍气血运行。 2.长期性的胃痛、拉肚子,小肚子也是凉凉的——脾胃处堆积寒气 3.过敏,以及各种皮肤病——寒易伤阳,导致免疫力不足 4.一喝水就想上厕所,而且小便呈现清澈无味——寒气转移到肺脏,身体处理水分的功能下降
如果你有上面一到两种情况,就说明体内的寒气已经堆积很深了,需要及时处理。
调理的方法,除了要将体内深藏已久的寒气排除外,还要补阳气,保持五脏六腑的热量,之后,身体才能自主的应对外来的寒气。
需要注意的是,这里的补阳气,指的其实是补脾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