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兴零距离

搜索
查看: 5071|回复: 3

人力资源部门其实也需要具备很强的市场意识。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0-3-18 10:5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标品和精品

回到起点,深入想一下会发现,HR的工作多么像是在做标品的生产。

比如结构化面试,首先要做岗位分析,然后是竞争对手分析,然后是人才市场供需分析,结合上述做出合理的结构化面试工具,这些都是前期投入,人力物力还有时间,成本非常高。

到了实际的面试环节因为是在用一套面试工具测试所有应聘者,手上有相对完备的判断工具,可以批量使用,单位成本相对低。  再问一个问题,这种标品模式的生产线好吗?  

标品是不错的,只要前期的投入足够,方向正确,生产出的标品是不错的,属于合格品。这就好比是在做一支钢笔,通过前期努力做出了一批不错的钢笔,质量过关品质合格。

但是,这样做出的钢笔绝对不是派克钢笔,卖不出派克钢笔的价格,也得不到派克钢笔的利润。甚至,都不确定这批钢笔是否能够卖得掉。因为,标品是难有竞争优势的。  

人力资源部门其实也需要具备很强的市场意识。
如果HR生产的产品卖不掉那又为什么要生产,这样的生产线又真有存在的必要吗?很多企业在越发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提出了人才生产线的概念,这一生产线无疑是由HR领衔的,但是如果进入到了标品的圈子恐怕前景也是非常值得担忧的。  

追问一句,人才生产线是生产精品还是生产标品?  
在过去的几十年,HR更多的是在追逐标品的道路上前进。在HR的六大模块中逐一地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标准和工具,全面提升工作的品质,使HR管理得到了快速的进步,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动力,这一巨大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。

不过我们会发现在这种标品思维之下,HR似乎越来越难有业绩产出,似乎陷入到了重重包围中,老板埋怨HR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大管家,业务部门在质疑HR的招聘效率太低,员工质疑HR其实是老板的传话人,人力资源部门的地位在一些企业变得微妙而尴尬。  

有句话说得很好,“我相信因为我看见。”是的,世界已经开始由现实引导思维变成由思维主导现实的阶段了。企业究竟需要什么,HR需要和老板们一同思考。
微信图片_20191203134002.jpg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0-3-18 10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是一个公司里面比较重要的部门了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0-3-18 10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人才部门不是生产线 需要更多的机动性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发表于 2020-3-18 11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做就要做精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